绿皮火车的记忆
前两天图书馆组织悦读会,今年的阅读会主题书籍是《绿皮火车》。貌似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绿皮火车了,所以抱着怀旧的心态领取了一本。
原来此《绿皮火车》非彼绿皮火车。《绿皮火车》是盲人歌手游历过程中的一些事情或感悟记录所汇整成的杂文集。作为一个工科男来说,这种矫情的东西实在是看不出来个所以然来,所以就草草的翻完了,呵呵!下面还是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绿皮火车吧。
在一个交通不太便利的小县城长大,路上看到的全是自行车和汽车,对于火车也只是听说过而已。记得第一次见到火车是在大约八九岁的样子,随老爸去市内的路上,需要过一铁路。恰好有一趟火车即将路过,老爸对着我说:数一数有多少节车厢吧。轰轰的火车轮声及汽笛声渐行渐近,两个小眼珠也开始聚焦越来越近的火车。这是一趟货运火车,开的比较慢,但是车箱却异常的多。本以为最多十多节的车箱,数到了20多节却依然看不到车位,眼睛也开始慢慢花了起来,数的也没有那么准确。直到数到了大约45左右,这一趟火车才算全都过去了。啊,原来火车是这么长,以后一定要去做火车,肯定很好玩。小时候就是这么的简单,喜欢什么就要什么。
随着时间的消逝,到了大学报道的日子。也许真的是爸妈说的心野吧,连县城都没出去过的,竟然报道了大东北去上学。父母也不放心,所以就陪我一起去报道。选择的交通方式当然是火车,而父母也托朋友买了三张卧铺票。第一次做火车,而且做得是相对高档的卧铺,那个兴奋劲啊,在火车上躺下去、爬起来,再躺下去、爬起来,呵呵!当然作为穷学生,印象最深的是票价:从家门口开始算,到迈入寝室门口截止,全程竟然只需要花费67.5元(火车票半价仅53.5元)。而从我们县到济南才4个小时的车程就需要100+的车票,相比较,去大东北的学校,24个小时的车程,竟然采取不到60元,真是最具性价比的东西。而后的四年,绿皮火车带着我往返于东北与家乡。
随着科技的进步,毕业后绿皮火车越来越多的被取缔,更多的红皮、蓝皮和白皮火车被引进。绿皮火车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带来的记忆却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