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第一次哼哈会服
通过参加三次会议、一次即兴、一次申请以及一次入会,又由于春节放假的原因,前前后后消耗了2个月,终于在2月份的尾巴上成为了SHIP Toastmaster会员。3月5日是第一次以会员的身份参加会议,原想先好好学习学习,却被要求做哼哈官。自己是第一次做会服,对哼哈官的也不是特别了解,会议之前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会议中的表现感觉完成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最后却获得了此次会议的最佳会服,很令人意外。所以,感觉也很有必要记录一下第一次做哼哈官的情况。
名词解释:哼哈官主要是记录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发出的赘词的次数,如嗯、啊、呃、然后、就是等。哼哈官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有两次上台的机会,第一次是会前的规则告知,第二次是所有人演讲结束后的总结报告。自己是一个不太善于组织语言的人,如果想要把这个角色做好的话,就需要提前准备一些内容。在这两次上台的机会中,第一次是完全可控的,第二次就需要稍微有点临时应变了。
Toastmaster是一个演讲力训练营,那么就需要把每一次上台的机会都当做一次锻炼。为了让第一次可控的演讲表现的更好,自己提前写了两份稿子,经过修改之后选择了一份相对较好的并背诵了几遍,感觉应该不会忘词后就出发了。因为是第一次做会服,一点经验都没有,所以当天提前半个小时就到达了会场。首先是索取了哼哈官的记录表格,然后询问了一些做哼哈官时需要注意的内容。然后为了防止自己忘稿,所以还又看了几遍稿子。会议终于开始了,时间官和语法官先上去做了介绍,介绍内容是那么的自然和顺畅。反观自己准备的稿子,就显得有点生硬、不自然。但是马上就到我了,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讲。结果还好,虽然风格与前面两人稍有不同,但是因为提前准备的原因,所以没有说几个赘词,也算是对自己做哼哈官的一次小满意吧。
原以为哼哈官记录嗯、啊等的赘词比较简单,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那样。当观众与主持人互动的时候,我需要筛选赘词;当别人都在全神贯注的听演讲的时候,我需要继续筛选赘词;当别人在捧腹大笑的时候,我只能忍住笑继续筛选赘词。有时候,就是或者那个也是赘词,但并不是每一次出现都是作为赘词。所以就需要判断这个语境中是否需要这个词语的出现,对于第一次做哼哈官的我来说,就显得稍微有点吃力。不过还好,经过认真工作,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对这些赘词进行统计的时候,感觉总是统计总数貌似有些单调,所以就突发奇想的计算频率,计算演讲者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平均每分钟会说出几个赘词。比较高水平的演讲者能够保持每分钟少于1个的赘词,一些新手大约每分钟会使用七八个赘词,一般的演讲者大概每分钟三个左右。
所有的统计结束,还没准备好总结报告如何说,就到了上台的时间了。总结报告需要控制在2分钟内,但是我站在讲台上使用了半分钟说了自己关于哼哈官的体验情况,然后需要报出统计数据的时候,一时间缺找不是到哪些人表现比较好或需要加强改进的,只能每个人每个人的讲。才讲了两三个人的统计结果的时候,发现时间官举起了绿色的牌子。啊,只剩下30秒钟了。看到举牌之后,感觉更紧张了,匆匆忙忙的又说了几个人的统计情况。当最后时间到了,我还没有停下来,太过于紧张都没有注意到是否有敲铃。感觉这次报告真是失败。
当然有总结才会有进步,如果下一次继续做哼哈官的话,我会依然适用频率的方式进行统计。但是这一次做报告的时候,需要抓好主次。主要汇报以下的内容吧:
1、本次会议,使用较多的赘词分别是***, ***和***等。
2、本次会议,使用赘词频率比较少的是谁,演讲过程中共使用赘词***个,平均每分钟***个。
3、本次会议,使用赘词频率比较多的是谁,演讲过程中共使用赘词***个,平均每分钟***个。
4、本次会议中的所有演讲者共使用赘词***个,平均每分钟有***个赘词产生。
以上就是第一次做哼哈官的记录和经验总结。原本想对记录结果做一个统计的,把整个会议的数据、每个人的数据都做一个统计图表并分享给参会人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图表都没有做完,稍有遗憾,以后有机会再做吧。
[…] PS:It’s my first prepared speech in Ship toastmaster.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 please click on the lick:记录我的第一次哼哈会服 . […]
还有这样一份职业,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