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杂谈

 

前两天无聊的时候忽然想起之前经历过的STT培训。对于培训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对于培训师在课程中提到的一些夸张用词或培训要点却有了一些认识。

 

1.关于读书

培训师宣称自己的学员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并叙其大意。乍一听,给人一种这个培训师很厉害的样子,能够教出具有这种能力的学员。其实要练成这种能力很简单,只不过现在的社会中没有人读书了,所以更不会去掌握阅读技巧。

关于阅读技巧,有很多好的书籍介绍。最有名的书籍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当然还有《杠杆阅读术》、《快速阅读》、《书这样读就够了》等各种优秀书籍。他们提及的读书要点很简单,无非就是要了解自己读书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读书。当然有的书只看个目录就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认真的阅读每一页。所以,只要掌握了以上的技巧,勤加练习就可以达到培训师引以为豪的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的能力。

当然,这种书籍仅限于管理类或通识类。如果拿一本专业书籍,估计还真没有人能够一个小时内能够搞定。

 

2.关于PPT制作要点

培训师中列举了一下PPT的制作要点或原则,比如一目了然、视觉化和突出重点。对于没有接触过PPT的人来说,感觉这位培训师的PPT极具冲击力及感染力。其实这无非就是一个归纳的能力。国内关于PPT的制作,近两年迅速崛起的是张志老师,他的《说服力》系列通过简单明了的讲解让人迅速学习PPT制作要领、提高PPT应用技巧。当然更包括STT中培训师所讲的一目了然、视觉化和突出重点。当然还有《别告诉我你懂PPT》也很值得一看。

 

以上两点杂谈并非是对培训师的吐槽,而是想说只要阅读,就能够扩展视野,看到一些事情的本质。

 

关于读书,以往听说过共分两种:一种是把书阅读越薄,还有一种是把书越读越厚。前者顾名思义至学习类的书籍,把内容学以致用就是越读越薄了;能够称得上后者的书籍少之又少,典型的就是《论语》,不同的年龄、处境和心境所读到和领悟到的东西也都是不一样的。

 

hp论坛里面的fatdragoncat提到读书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个人读书还不够,所以仅仅能够理解初级阅读,就是简单的读懂书籍内容。高级阅读,就是能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而中级阅读,就是令人能够从初级阅读跨到高级的阅读所必经的途径。

 举个例子,对于《杠杆阅读术》这本书,只要读完我们就能够学会很多优秀的阅读技巧,这就是所谓的初级阅读。但是对于《黑客与画家》这本书,豆瓣评分高达8.8分,但是自己却感觉读不懂,也许这应该就是属于高级阅读的范畴。

 

关于初级、中级和高级的阅读层次,fatdragoncat也给予了详细的解释,下面摘录至此,希望对看此篇文章的人都能够有所帮助:

 

1、初级:读万卷书——《杠杆阅读术》

2、中级:行万里路——《书这样读就够了》

3、高级:阅人无数——《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其实是曾经反复被认为阅读很重要但又不想花时间阅读的人质疑的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即:到底是泛读很多书好,还是精读几本经典好。

事实上会问这个问题的人,基本上即不泛读也不精读,而是用这个问题来逃避阅读和学习,还会以很高傲的姿态蔑视读书多的人,以此来防御自己内心的不安感。

现在我终于弄明白,阅读术是分级的。泛读适用于初级阶段,而精读却属于高级阶段,强调精读重要的人,就如同要一个幼儿园刚毕业的孩子直接去读大学一样不智。

 

1.初级阶段

你知识面不够广,不够厚时,你需要的是海量的阅读,就像一个小学生,先把很多知识吃下去,不用过度思考如何学以至用,更不用形而上学到理解作者的思考之类,重要的是只有一点,就是数量,对于阅读的书,只需要粗略地用排行榜,豆单、推荐书目之类的过滤一下,只要读的够杂,有那么一些垃圾并没有什么影响,在对比的过程中,人自己就会学会分辨什么是好坏,什么是对错。

(具体方法参考《杠杆阅读术》

 

2.中级阶段

你已经通过读书、学习、工作等方式,掌握了很多知识点和技能点,你已经有点消化不良的时候,就到了行万里路的时候了。

行万里路,可以直接理解为旅行,到新鲜的地方面,面对新鲜的人,激活的却是我们的旧知识、经验,通过对比和连结,我们才获得了成长,这才叫经历,有些人沉迷于不断寻找新刺激,他们就永远停留在路上的状态了,实际上他们缺失的是与过去的连结。

行万里路的本质,是connecting the dots(连接过去的点点滴滴),你已经有很多工作、人生的经历,当你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时,你可以用这些知识和理论重新串联过去的经历,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你可以通过反思,将自己的思维穿越回当时,尝试用现这个掌握了理论武器的自己,去指导当时那个大脑短路的自己。
这种精神的旅行,对于内倾人格的人来说,自己就可以完成,对于外倾人格的人,更适合在workshop(工作坊)或者研讨会的环境下,通过别人的故事互相刺激共同成长。

(具体方法参考《这样读书就够了》,内倾者重点看便签读书法,外倾者重点看拆书俱乐部)

 

3.高级阶段

人的智慧成长是没有极限的,但人的精力、时间和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以最快的方式去追逐无限的智慧呢?我的心理学老师给我的答案是:阅读人心。她曾为几百人做过心理治疗,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咨询师与病人之间心灵相通的过程,我没办法复制她的这个过程,但通过书本,我能做到同类的事。

一个人在写自传时,可以掩饰和造假,但一个人在写一本不涉及自己私人信息的书时,他的思维框架、案例、语言都是他自己人生的沉淀,读懂书的结构,总结书的结构的过程,就是彻底认识一个人的过程。

每读懂一个人心,就等于多经历了一次人生,当你经历几百次人生,就如同转世几百个轮回,智慧自然得以积累。

(具体方法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3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你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泛读,就不能积累足够的经历,一个人的生活再精彩也不可能有100个人加起来的丰富。你如果没有经历过将知识点与经历串联的过程,就不可能构架起对人生真正的整体了解,即使能有完整的框架也会缺失过多的细节,令思维僵化呆板,这3个阶段又要不断重复的。每当你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当你接触新的工作时,你仍然需要从初级做起,先积累,再联结,最后构架整体。

  

打赏
          阅读次数: 4,871 views
作者:
该日志由 csdsq 于2013年11月24日发表在学习分类下, 你可以发表评论,并在保留原文地址及作者的情况下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
转载请注明: 阅读杂谈
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