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图表说话》的三个关注点

《用图表说话》这本书买了好久了,一直没有看,最近翻看了一下,感觉挺接地气、具备实用性的,特别适合初入职场或者很少做PPT的人,个人感觉可以给4.5分推荐(满分5分)。
1、PPT: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下面的三个不同类型的PPT,就是PPT三种展现形式的代表:文、表和图。你喜欢哪种形式?你平常做的PPT又是哪种形式? 很多人为了省事喜欢用第一种word搬家的形式来写PPT,写的方便,但是别人开起来却非常费事。最好的就是能够做出第三种图表的形式,虽然做起来麻烦,但是令别人看起来却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的“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2、图表是为了辅助表达观点,而不是为了做图表而做图表
有些人为了让PPT看起来漂亮,会把很多的信息都用图表的形式来呈现,有的甚至美化的过度而影响了图表本身信息的传达。 我们做图表之前需要考虑,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图表,想要表达什么内容?这个图表呈现出来的信息,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我们的观点? 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图表做的就是失败的。如下图,第一张图片把所有的信息都放到一张图内,会让人不知道这张图在表达什么;如果我们分开做图表,会让人进行直接的对比,就一目了然了。

3、图表需要呈现规律性
图表如果是同类型的需要呈现规律性,比如从大到小、从长到短等,通过规律性排列,能够让人第一眼就抓到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如下图,第一个图片忽高忽低,如果要表达C和G,那么人的眼神跨度比较大,不容易一起对比。第二种按照顺序排列,就会让人根据习惯一个接着一个的看。

以上仅仅是针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关注的几个关键点而已,书中讲解的类型更多,适用性更广,需要的同学可以仔细学习。
.
.
.